Notes on "new photography" in china / 关于“新锐”的一点思考

2017/12/22

 

 

    首先要感谢在杭州TOP20展览期间遇到的所有老师和朋友们,本文来自于在新锐展期间和你们所有人的交谈以及我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并经过简单的修改之后分享于此。

 

一、什么是“新锐”

    在我发言之前,很多老师已经或多或少的谈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只想简单的补充一点点我对此的看法。我觉得“新锐”应该是一种思考或者感受方式,而不是一种风格或是一种新潮。另外,“新锐”应该有更大的包容性,而不是习惯性的带着固有看法去看待作品,把好的实验扼杀在摇篮里。

 

座谈会现场

二、什么是“新锐摄影”

    具体到“摄影”一词大概界定的范围以及相关领域来说,“新锐”可能意味着过去以媒介作为划分艺术标准的分类方式的逐渐失效。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些理论家和学者,例如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等,就描述过互相分离的媒介带来的难题,并提出了“后媒介”(postmedia)的理论【1】。摄影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多次边界的扩展,也不断经历着“后媒介”甚至“媒介消失”的考验。在这样的语境下,我提倡放弃一些以媒介为核心的本体论,转而强调从行为状态、文化现象、观念和语境角度去多层次的解析作品,给“新锐摄影”带来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解读可能

Rosalind Krauss

    如果要把这套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类比,媒介就好比是“形”,而行为状态更像是“神”。有很多“形似而神不同”的作品,在以媒介为核心的分析方式中,就很容易遇到界定的困难甚至是含糊不清的局面。而一旦放下媒介的包袱,则会让摄影甚至是艺术自然而然的拓展到日常文化、社会学、政治、科学等等领域中去,汲取更多的养分。这也是中国当下的摄影最需要的一种思考方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调行为状态等并不意味着媒介就不再重要,而相反是为了拓展对媒介的诠释和理解【2】。(关于后媒介状况带来的艺术景观化、剧场化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探讨我提出的“媒介反思”这一概念。这里着重讨论在中国的语境下如何拓展对于摄影的理解,因此不再赘述。)

艺术景观化的典型案例

 

三、什么可能阻碍了“中国的新锐摄影”

    提出所谓的“中国的新锐摄影”,不是为了提出某一种确定的答案,而是想基于中国摄影发展的现状,给今后的艺术创作者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中国缺乏视觉文化分析的氛围

    图像并不是无辜的,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意味。而视觉文化分析,正是在图像时代的今天研究当下生活谱系一种有效策略,也是国际化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和交流的前提和常识。我们每一个人在当下都是图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缺少这种视觉文化的思考方式,则会让我们的影像存在许多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以女性主义为例,如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所揭示的那样,整个图像帝国大多建立在男性凝视之上,图像的生产与消费都与此脱不了干系。在主流的叙事影像中,男性永远是默认的凝视主体,女性永远是默认的凝视客体。不管是电影、广告还是摄影领域,对此的反思和批判在中国都是远远不够的。近些年,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声音出现,但因为群众整体缺乏基本的尝试,学者和创作者们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再加上急速发展的中国特有的语境,导致了视觉文化分析领域发育的畸形,出现了很多片面的“女性主义者”,也带来了很多对于女性主义的辱骂和误解。

劳拉·穆尔维与“男性凝视”在影视中的典型案例——变形金刚

 

    缺乏视觉文化分析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关于女性主义,还有对于其他种族、文化、性别和性取向的不合理态度。例如,前阵子在武汉博物馆展出后惹争议并被撤下的那组将非洲黑人和动物并置的照片,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种族主义。这些歧视往往发生于“不经意间”的失误,但这种失误的借口恰恰源于对视觉文化分析的“无知”和漠视。

纽约时报中文网对当时摄影展报道的截图

 

2、“摄影的标准”背后的问题

    技术同样也不是无辜的。我们往往会犯“洋务运动”式的错误,天真的以为技术拿来用就好了,哪里还想到需要思考技术-媒介背后的谱系、标准、权力、语言等等问题。

    摄影作为一种技术-媒介,首先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像的生产仅仅围绕着人类的视角展开。虽然摄影在很多方面都扩宽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例如对于绘画的影像、和科学的结合等等——但是在图像泛滥的今天,随处可见的影像已经开始限制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了。试想,如果是狗发明了相机,那么标准的影像可能是围绕着红绿色盲的,如果是苍蝇发明了相机,那么标准的影像可能是复合的、高帧数的影像。而现在,有了越来越智能的移动影像生产机器,你不需要思考谁制定了这些规则,只需要麻木的生产并肆意的篡改,并加入到无比同质化的亿万影像数据流之中,让这个世界逐渐成为了曾翰老师前面所提到的“真实的荒漠”。一切都化作了景观,而我们的经验可靠不可靠的问题,在这个后影像时代已经鲜有人质问。

模拟出的人眼和老鼠眼睛看到的不同

    其次,摄影还是“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优越的认知能力让人们自然的将其与“真理”联系在一起。世界被表象化为图像(海德格尔 1938)。虽然图像化并非专属当代的状况,每一个时代都存在视觉艺术的繁荣时期,但是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的渗透,难以计数的图像符号借助现代媒介的传播方式开始占据人类生活中最醒目的位置,图像的展现方式、观看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不断的影响着和限制着现代人的思维指向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3】因此在艺术创作中,我们能否结合更多的其他感官,例如听觉、触觉、嗅觉。比如我们这次展览的作品,就试图结合触觉式的影像生产方式,挑战同质化的视觉影像和凝视的拍摄-被摄关系,这和前面提到的视觉文化分析又能联系在一起,带来多层次的艺术观念。我感觉这里有很大的潜力,等着更多的艺术家去探索与尝试。

    最后别忘了,摄影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时间有限,在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谁决定了什么是标准的曝光?是不是基于白色人种?这对于较暗肤色的人是否是一种偏见?我在这里并不是想鼓吹东西方二元对立,而是想提醒大家,摄影包含了许多潜在的世界性政治问题,而对于正在成为国际大国的中国,以及中国的未来“国际艺术家们”,这些都是必修课。

 

 

【1】: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贝利尔·格雷厄姆(Beryl Graham) & 萨拉·库克(Sarah Cook),龙星如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录像艺术:世界的历史,金曼(Kim Machan),OCAT上海馆微信公众号。

【3】:论海德格尔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高燕。